刘利峰 官方网站

+收藏:http://liulifeng.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的作品 正文内容
残冬终将逢雪深 雪中送炭最暖人
2023-01-19    浏览(95)    作者:刘利峰    来源:刘利峰 官方网站

记者/刘利峰

【马来西亚双溪大年讯】2022年岁末,寒风料峭,梅香送暖。正当中国江苏盐城三元爱心基金公益组织领导人陆军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筹措资金困难之际,马来西亚慈善家(华裔)、明修善社社长马兴松夫妇以及新加坡友人丁友朋为该组织及时捐助善款12000元,再一次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友爱和恋根之情。


马兴松夫妇和女儿

“马先生,大家都知道,新冠疫情这三年给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大马在此次疫情中有没有受到波及?明修善社筹备的善款是否有所减少?”记者在采访中问道。


马兴松先生回答:“肯定会受到影响啦!由于疫情种种原因,致使善社今年收到的善信捐款相比往年减少约20万令吉。但是,善社因为有骨灰塔乐天祠的收入补充,即使捐款减少,仍能拨出约150万令吉救济有需要帮助的人。2023年庆元旦,单就演唱会所得加上妇女组基金的4万令吉,将悉数捐献明修善社洗肾中心基金。”


“马先生,关于慈善公益事业,虽然,目前有很多人都在做。但是,大多数人对慈善事业的认知普遍狭隘,你能详细解答一下吗?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应该具备哪些相应措施?”记者提问。


马兴松先生

“好的。”马兴松先生说道:“个人认为,做慈善公益一定要有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导向和正确认知,它更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体现。其次,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要从教育和政策两个方面着手,要从娃娃抓起。以教育的形式来鼓励慈善,以政策和立法来规范慈善。这就是我早年兴办并资助新民华中、峨仑华中、临溪华小等多所学校的意义所在和初衷。”


马先生,做了大半辈子的慈善事业,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如何让慈善公益事业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有没有感觉到压力和厌倦?”记者提问。


“有一定的压力,但是不会感到厌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有责任有担当。慈善公益事业乐善于民,造福人类。长期做慈善只会让人心里满怀慈悲仁爱,身心愉悦。越付出,就越能体现出一个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明修善社更像是一个大家庭,领导就像父母。父母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那么,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就会长期受到熏陶,就会有所作为。家父是明修善社第一任社长,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任。父亲生前善德行医,施济于人的传统美德决定着我一生的走向。并且,我的子女们也是感同身受,影响至深。”马兴松先生微笑回答。


2023年庆元旦晚会捐款现场

所谓小善蕴真情,众爱彰和谐。行善在心底,人间才会有大爱,人生才会更精彩。


作为慈善公益事业的领军人物,马兴松先生领导的明修善社为社会弱势群体或个体一次次“慷慨解囊,一次次雪中送炭,一次次的无偿付出”,充分说明了该组织强大的号召力,和马兴松先生极具人格魅力的领导风采。


2022年是艰苦奋斗的一年,也是明修善社凝心聚力,共创和谐的一年。历年来,明修善社救济贫困弱势群体、个体和疫情患者的种种善举早已渗透民心,影响至深。这是大马民众的幸运,也是整个社会的幸运。新年伊始,马兴松先生祝愿大家都有一个美好崭新的开始,同时他也表示,明修善社将继续发扬“以人为本,慈悲为怀”的社会互助精神,为慈善公益事业倾情奉献余力。


标签:
分享: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